腹部损伤轻伤一级之脾包膜破裂或脾实质内血肿直径2.Ocm以上
发表时间:2020-11-27 10:48:21 来源:刑事律师网 阅读: 1086次本条款的损伤程度与上一条款“肝包膜破裂;肝脏实质内血肿直径2. Ocm以上”基本一样,只是此种损伤发生在脾脏的部位,可以在鉴定中参考。
本条款规定了两种适用情形,一种是只造成脾脏包膜下血肿;另一种是损伤造成脾脏内只有一个小的血肿形成,血肿的直径在2. Ocm以上,这种血肿相对比较局限,没有再增大的趋势,也不会再恶化。在本条款中没有规定要手术治疗,也就是不需要手术治疗。脾包膜下血肿或脾实质内血肿直径2. Ocm以上的,只要是影像学上能确诊的也就符合本鉴定标准。
常用辅助检查:
1.血常规血细胞计数、红细胞压积降低;腹腔穿刺多可抽出不凝固血液。
2.X线检查(对可疑病例而伤情又允许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此项检查)。透视或平片:脾影增大:轮廓消失或脾区密度增加。邻近器官的推移现象,如胃体右移,左半结肠及脾曲结肠下移,胃膈间距及降结肠与胁腹线间距增大。腹腔积液征:右侧卧位水平投照可见右侧腹部出现致密带状影。反射性肠郁张。右膈肌运动减弱或消失。可能有左侧肋骨骨折及胸腔积液。
3.气腹造影:脾脏显示不清,血肿呈局部性囊球状突出。
4.B超检查:由于脾破裂有不同的病理类型,加之出血量和病期的不同,因而有不同的B型超声声像图的表现。
脾脏实质内裂伤伴脾内血肿形成时,可出现脾脏肿大,局部脾实质回声紊乱,可有不规则的强回声区,也可以有低回声区,但是脾包膜下血肿较小的(血肿的直径在2.Ocm以下的)可以没有脾增大的影像学表现,但是可以发现血肿的影子。如果血肿较大(血肿的直径在2.Ocm以上),可以有脾脏增大的影像学表现。
脾被下血肿表现为脾脏体积增大,形态异常,血肿内呈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,后壁回声增强,血肿常位于脾的膈面或外侧面。脾实质则偏向另一侧。
真性脾破裂,除可见脾实质破裂表现外,还可见到血液积聚到脾周围,形成局限性脾周围血肿,或流入腹膜后,引起靠近脾脏的腹膜后血肿。脾破裂出血进入游离腹腔后,在腹腔内可探及游离的腹水暗区。
5.CT表现:中央型脾破裂可显示脾脏增大,急性出血时可见有高密度血肿。脾包膜下血肿可见脾周分布的高密度。真性脾破裂可见脾外形不整,脾缘不清。
6.磁共振检查:磁共振检查优于CT检查,可显示脾脏损伤的程度、出血多少、血肿大小范围。出血超急期,T,加权像上为低信号,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;急期时,T,加权像上为等信号;亚急期及慢性期,T.和T:加权像上均有高信号强度表现,血肿大时可有点位表现。
7.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:较重的脾动脉造影显示脾动脉血脉走行异常,造影剂外溢。如果有休克,可进行休克的各项检查。
以上内容供参考,刑事法律服务专业性强,请咨询专业刑事律师事务所,资深刑事律师咨询电话15695295888。